2011年课题组年终总结会记录  
 

      庄老师:【回顾与展望】 今年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NSFC重点项目中期检查评为优秀、“十二五”经费过千万(经费越多责任越大)。
       1. 重要工作进展:
       a) Acc. Chem. Res.约稿顺利发表,巩固了课题组在碱性膜研究的地位。
       b) 较深入地认识了去年发现的复数R的物理含义,将其解释为一种键能分割原理,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统计规律。
       c) 实现碱性聚电解质的可控微观相分离,初步形成设计思想。
       d) 析氧光阳极的工作有突破。
       2. 美图欣赏:
       a) 潘婧和陈晨的碱性膜设计方案,明确提出自交联和自聚集两种思想。
       b) 黄冰发现的化学振幅模型的统计规律。
       c) 任占冬采用磁控溅射获得晶格常数规律变化的一系列Au-Cu合金。
       d) 王功伟有序AuCu纳米粒子合成(不需要表面活性剂)。
       e) 杨翠霞在Ag表面可控覆盖Au并发现催化协同效应。
       f) 彭伟对台阶晶面Pt电极打断C-C键的DEMS研究。
       g) 陈雪皎实现分子催化剂与半导体相结合的两种效应。
       h) 潘婧通过侧链控制实现碱性膜的微观相分离。
       系统性是这些图共同的特点,工作显得多姿多彩。
       我们要坚持这种原创性、系统性、前沿性、引领性。
       3. 年终评奖:
       a) 最佳论文奖:潘婧、陈晨。
       b) 研究突破奖:陈雪皎。
       c) 贡献奖:黄冰。
       d) 自制仪器奖:王功伟。
       e) 仪器管理奖:彭伟。
       f) 进步奖:杨翠霞、李瑶。
       g) 优秀本科生奖:唐逊、王磊。
       h) 管理奖:肖丽。
       4. 展望:做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a) 肖丽的JACS和潘婧的PNAS的影响力最大,2011年他引达40次。
       b) 带着科学问题工作(明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c) 思人所畏思,为人所难为(勇于向科学难题发起挑战)。
       d) 志存高远(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陆老师:庄老师今年的总结和展望比去年提高了一个层次。实验室的文化很重要,不是每个实验室都有这种文化。我们平时科研的时候要注意,有大惑才有大进,需要保持思考的态度,不轻信任何东西。Acc. Chem. Res.这篇文章是有伯乐相助,除了个人努力以外,环境也很重要。


电催化组:
       1. 肖丽:
       a) 今年获得组内的管理奖心中甚是惶恐,有许多工作尚有改善的空间。作为催化组的组长,我尝试使用维多利亚式的“无为而治”进行小组管理。我为自己定下的基调是:“采取提问方式引导讨论,不过多干预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帮助他们把握大研究方向”。我发现不少研究生初涉研究工作时会犯一些通病,例如:绕着一些小细节不放;获得一种材料后“顺带”做大量目标不明确的实验,以期获得意外收获;抱侥幸心理等。这种时候我一般以提建议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空间自己解决问题。
       b) 今年虽然拿到两个资助很受鼓舞,但自己在科研上并没取得显著成绩。在新的一年要给自己定更明确的目标,把时间安排好,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
       庄老师:交流很多,觉得她能完成学生到老师很好的过渡。故意地去做一件事,不忽略掉意外的内容,这才是奇迹通常出现的情况。

       陆老师:一线的实验者,总是期望出现奇迹,这是一个积极的想法。但是,只是期望出现奇迹,往往是守株待兔,当然很多非常重要的结果基本是偶然之得。大部分成绩都不是奇迹,要按照一定的想法去做事。孙玉宝的JACS就是一个偶然之得。

       2. 杨翠霞:
       a) 学会思考:虽然这一年我面对实验仍然不会思考,但我已经开始学着去思考。
       b) 抗打击能力增强,心态变好:实验仍然做不好,但面对做不好的数据结果,我的抗打击能力已经越来越强,知道科研之路本身就没有那么顺坦,心态可能会变得好一些。
       c) “还没看破红尘就遁入空门的和尚”,耐得住寂寞:像庄老师说的那样,要对科研充满激情,同时我觉得还应该要耐得住寂寞。
       d) 生活中除了实验没什么了,每个星期做好实验就是很满意,享受每个小结果带来的乐趣:做好每天的每周的实验,一步一步地走踏实,享受每个好的实验结果带来的乐趣。现在能影响我情绪的只有实验了。
       庄老师:翠霞的总结很有文学素养。二年级真正进入实验后,体会到研究生的难处。科研工作很多时候是乏味的,但是如何正确对待,要以苦为乐。我个人非常享受寒假每天早上来实验室静静地阅读。耐得住寂寞是另外一种志存高远,不管做什么工作,做到顶峰都有类似的品质。

       陆老师:祝贺去除阑尾炎的心腹大患。对科研来说,钻进去就不觉得单调。

       3. 王功伟:
       a) 学习工作:2011年初,我开始继续本科阶段的AuCu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碱性体系ORR的研究。在5月份之前,总体感觉实验一切都很顺利,AuCu结构表征,理论计算支持都很不错,似乎这个离结题已经不远了。然而唯一的遗憾是发现Au碱性体系下ORR的反应电子数也有4电子途径,为了从模型电极出发证实AuCu可以打断O-O键,从五月份开始我从事电沉积AuCu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困难,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结果虽然是这将近七、八个月数据都没有能够总结成文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颇丰,学习到了许多电化学的技巧、各种表征以及数据分析的手段,当然最重要的是一种心态的转变,每当面临难题时,我学会了想方设法的去分析和解决,而且陶醉于巧妙解决问题之后的那种满足之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帮助,真的非常感激。
       b) 生活方面:还记得去年元旦时,我和晓迪在学生活动室的气球上都写了一个相同的新年愿望:要增肥成功。然而这一年眨眼之间便过去了,我们都没有实现去年的愿望。在这新的一年,我将更注重这一点。
       庄老师:对王功伟很欣赏,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电化学测量就那几个模式,但用好它是很不容易的。

       陆老师:增加体重要有措施。

       4. 黄冰:
       a) 最大的收获是科学认识的提升。源于凝聚态系统的复杂性,一个无法由Schr?dinger方程直接推导出的理论不一定不可行。
       b) 今年在两种叠加态中度过,因为对科学规律是对自然界的近似描述这一真理认识不深。很多时候我一直拒绝接受复数反应性有其物理上的描述这一说法,无法认真去思考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背后所隐藏的一些本质。
       c) 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发展一个理论有局限性的话,倾向于舍弃它。有时候会等数据凑齐后才愿意去分析它。或者等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完整之后才会投入那一方面的研究。实际上这种癖好不可取,正如雅可比曾经为教育他的学生而说的:“要是你的父亲坚持要认识世界上所有的姑娘,然后再跟一个姑娘结婚,那他就永远不会结婚,你现在也就不会在这儿了。”
       d) 我给自己将来的定位是做一个纯粹的研究者,但经过一些事情和庄老师的教导之后,我发现自己距离纯粹还差很远。我发现以前对科学真谛和美的追求包含了太多的杂质,包括个人或外界所施与的。我必须也必将摒弃这些杂念,做最棒的自己。
       庄老师:平时组会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今天这种场合讨论哲学和境界很不一样。不同境界的人做的事,本身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我给黄冰的建议只有一条:志存高远、淡泊名利。

       陆老师:追求完美是好的,但是要知道永远没有完美。古语中,有很多看似相反的话。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5. 彭伟:
       a) 很重要的一年,感觉责任和压力很大,发文章的过程比较艰辛。看似顺利的工作其实是用艰辛换来的,经过了大量“氨气”的熏陶,觉得没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
       b) 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能全靠老师。
       c) 小组讨论非常重要,可以学到别人的东西。
       d) 管理仪器的过程并不平淡,认识到仪器对于科研的重要性,爱护仪器是一种职业道德。
       庄老师:发表第一篇文章很艰难,文章磨很久才出手,这是我们的优点。语言不难提高,科学问题提取的能力不太容易获得。这是一种严谨,有疑问就要重复要补充。在英文写作方面,要好好体会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6. 唐逊:
       a) 感谢实验室师兄师姐和老师们一年以来的悉心照顾和指导,特别是王功伟师兄全方位帮助,从仪器操作,实验习惯到数据处理等方方面面都给予诸多的关照,借此机会特别感谢!
       b) 新的一年里,考虑到自身不管是理论结构还是实验技巧乃至实验设计都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自我要加强学习和积累,力争较去年能有较大的进步。
       c) 最后,衷心祝愿实验室同为08级的三位立志出国深造的同学申请顺利,精彩飞跃!
       7. 任占冬:
       a) 感觉大家的思想层次和境界都有很大提高,一方面是志存高远,另一方面还能脚踏实地,刻苦专研,所以大家的研究工作都很出色,具有亮点,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来做科学研究,是探索和研究真正的科学问题。
       b) 另外,我感觉我们组里面的王功伟和彭伟同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电化学基础,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或困难,总是能够想到解决办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方案。相对来说,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特别缺少思考,缺少灵感,缺少基础,所以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多加强基础,多阅读文献,多思考科学问题,从而使自己的电化学水平得到提高。
       c) 另外,还要提高思想境界,也许不会那么志存高远,但至少要能体会科研的快乐。这一年,王功伟同学给予我了很大的帮助,很多问题的解决都得到了他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d) 最后,表扬一下自己,我认为我这一年的工作虽然亮点不多,但是我的工作精神和态度还是积极的,还是很努力的,所以期望在新的一年能有好的科研结果,自己能有较大的提高
       庄老师:熬夜工作精神可嘉,可是不能把它变成常态化,不能白天不做晚上做。要怀着科学问题去做实验,不能光有期待,光努力耕种还不够。


碱性膜组:
       1. 潘婧:
       a) 个人角色转变成小组长,自己做的不够好,但是学到了好多东西。对组里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认识,组里各位同学的工作是密切相关。对别人的工作都比较关心,期望别人的工作有进步。去大化所参观,觉得非常迫切地想要去学习新的知识。
       b) 本学期时间安排不是非常好,要安下心来做毕业论文,写成精品。
       c) 希望表扬组内的每一个成员:
       李光伟:任劳任怨奖。
       黄河:最佳思考奖。
       王磊:老板颁奖了。
       李瑶:最佳进步奖。
       谭力盛:乐于助人奖。
       吕康杰:新人奖。
       车昭毅:最佳协调奖,经常跟大家讨论。
       陈晨:最佳指导奖,非常耐心地指导王磊和吕康杰。
       庄老师:要学会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决定了你能否达到巅峰。

       陆老师:碱性膜是咱们组里的特色产品,主要成果来自于潘婧,工作效率很高,数据非常配套,希望能够拿到优博。

       2. 谭力盛:
       a) 实验室的文化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给予很大帮助。
       b) 这学期读文献和做报告能力得到了提高。
       c) 过去的一年决心挺大,但是执行力不够,希望有全新的面貌。
       庄老师:快乐少年,科研的体会还不深,希望尽快找到研究生的角色。

       3. 陈晨:
       a) 毕业答辩感谢大家给予帮助,和我共同度过人生的重要时段
       b) 带着问题去听报告,虽然问题有的时候不是主流,但是对自己和对演讲者都有好处。
       c) 珍惜自由科研机会。所谓的自由科研并不是不管你做什么内容,而是给你合适的自由度,而不是定期跟你要东西。
       d) 同样办起了邮件交流群,体会文献的重要性。一年未打开,订阅的杂志竟被取消。
       庄老师:一直觉得比较独立的个体,综合素质比较好。我个人养成习惯每天看文献目录,每天早上获得国际上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陆老师:比较有想法,有系统性也有一定深度,对以后做什么有所规划。

       4. 李瑶:
       a)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从一名本科生成为了一名正式的研究生,虽然是要一边上课一边做实验,但我也是开始比较认真地思考怎样去做科研,怎样去当好一名研究生,也渐渐地学会主动地去实践,努力地做好科研。正在渐渐地适应这个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对科研的兴趣,觉得做实验也可以是一个开心的过程,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b) 对于实验数据,我觉得应该保持一个平常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写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境界太高,我们大多人都达不到。但至少我们可以学着淡定地面对实验数据,有时候越是着急,实验越做不好,也许以平常心轻松愉快地做反而能得到好结果。
       c) 最后,我觉得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在融入实验室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刚来实验室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紧张,但现在感觉实验室就像一个家一样,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人都很好。尤其要表扬我们的组长潘婧师姐,她是一个很好的组长,不管是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上都非常关心我们,很贴心。
       庄老师:上学期基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下学期就知道如何主动地去做自己。带着问题去做实验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一点一定要多体会,这才是真正的研究生的状态。

       5. 车昭毅:
       a) 感谢潘婧师姐和刘子龙的帮助
       b) 实验室氛围有了提升,轻松乐观
       c) 提出简单的问题有心理压力,但是交流还是非常重要的
       d) 没有必要给自己定一个框架,应该在实践中不停地修改实验设想
       庄老师: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认识到讨论的重要性让人很欣慰。不同人看到同样的数据,肯定体会不一样。希望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重要的是坚持,思人所未思,为人所难为。

       陆老师:来的时间较长,进展不大,有些失望,但是这半年来又燃起希望,任何经历都是财富。

       6. 吕康杰:
       a) 要做好科研,最开始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和思路,然后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内容。
       b) 在科研中碰到各种疑点和细节都不能轻易地放过。很多成果都是从被别人忽视的细节中出来的。
       c) 和前面其他同学相比,仍然在他们所提到的前期转变阶段。现在还处在练武的玄铁重剑的阶段(此处有误,原文玄铁重剑是举重若轻,不是我理解的锻炼……),需要通过大量锻炼丰富积累经验,从量变到质变来完成转变。很多方面都需要加强,特别是表达能力。
       d) 给自己颁个最高潜力奖(虽然一开始文献报告非常失败,起点低了,但是在精神上要保持积极向上)。
       庄老师:我和陈晨都觉得你很有潜力,要尽快进入状态,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本科在科大受的数理训练应该是一流的,所以取决于个人的投入。

       7. 王磊:
       a) 感谢老师、各位师兄师姐和各位同学在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陈晨师兄的指导和潘婧师姐的建议。
       b) 我选择计算方向,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我没有计算机基础,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师兄给我布置作业,让我用MATLAB构建石墨层,我当时想了一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最后还是照抄了师兄写好的程序。所以我确实入门比较慢,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c) 刚才肖丽师姐提到“做实验要专注”,我很有共鸣。今年暑假是我做实验比较专注的一段时间,因为没有上课和考试,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心自己以后去哪。那段时间每天只想着做实验,心里很踏实。庄老师曾经和我说他有时候想再读一个学位,我当时没理解,还问老师想学什么。其实庄老师的意思是,做学生的时候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和思考。所以我非常珍惜现在这里求学,做实验的机会。
       d) 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正好赶上十一假期,我问陈晨师兄假期回不回家,师兄语出惊人:“实验室就是我家。”我非常羡慕他的状态,并且我自己也逐渐在实验室找到了归属感。
       e) 我现在还是本科生,相对比较轻松,以后读研究生,肯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在新的一年,我会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多读文献,多看书,多思考,为自己的研究生阶段做准备。
       庄老师:兴趣驱动选择了计算方向。我跟她有一次谈话说到很羡慕研究生阶段,没有别的干扰,可以专心做科研。

       8. 黄河:
       a) 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做事效率的问题,师姐说我有很多想法,但我觉得自己缺乏将想法彻底实现的执行力。从暑假时开始做高温非水碱性电解质到师姐让我换到现在做的电化学聚合方向,起初心里还有些不满。开学后,面对实验、申请等一些事情,很难集中精力在某一件事上,整个人变得很焦虑。在十一月底和师姐谈了谈,意识到提高做事效率的重要性。现在每周一都会给自己拟出一个本周的工作任务,每天早上也会拟出一个当天的计划,争取尽快的完成,把剩下的时间留下处理个人的一些事情。
       b) 当然,在实验室的工作中要多亏师兄师姐和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潘婧师姐,肖丽师姐,以及电化学室的同学们给我的莫大的帮助。
       庄老师:最早来我们实验室,但是在做出的东西方面不是最多,自己也认识到自己的执行力不足。期望能有“坚韧”的执行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9. 李光伟:
       a) 感谢师兄师姐
       b) 要根据仪器合理安排自己的实验,能够明显地提高实验效率
       庄老师:我提供给学生的环境相对宽松,希望发挥创造力,苛刻的要求通常是因为期望比较高。


光电催化组:
       1. 陈雪皎:
       a) 第五年参加年终总结会,不可避免面临毕业的压力。【2011年进入博三、担任小组长,既有毕业压力也承担了更多责任;】
       b) 作为组长,任晓迪的毕业虽然损失了重要战力,但是新鲜血液比较有活力,思维活跃【一年中小组成员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送走了非常优秀的研究生任晓迪,同时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们。新鲜血液的融入让我们小组成为非常年轻的群体,更加富有活力、思维活跃。】。
       c) 但是产出不高,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因为研究课题不是实验室的主流方向。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总体来说小组科研进展较慢,除了客观条件影响,作为组长也没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研究课题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未进行充分思考,导致工作比较盲目。】
       d) 在2012年希望让庄老师看到突破【小组成员共同努力,2012首先实现自我突破,同时为实验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陆老师:今年已经有美图在里面,有更多的突破。雪皎的韧性非常强,应该特别表扬。

       庄老师:平淡无味的课题我没有兴趣,要向科学难题发起挑战,发表文章不是最根本的。

       2. 刘子龙:
       a) Life is tough, love is enough.
       b) 2011是我人生中又一个交界点,前半年本科阶段结束,后半年研究生生活开始。与曾经的挚友挥手告别,又迎来了新的朋友。
       c) 一年的时光过得很快,仿佛2010的年终总结会刚过去不久。写毕业论文的那些天,看文献,补做实验,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赶论文,终于用几天时间完成了初稿。急于求成的后果是被师兄大篇幅的修改泼了冷水,又经过两次,三次的修改,看着已经写好的同学不断在SNS上刷状态,自己开始躁动不安。经过与师兄的讨论和对自己语言错误的总结,我了解到学术文章语言和日常交流语言的区别,并且尝试用严谨的语言来表述。终于在第四次修改后,师兄发来邮件说可以发给老板,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d) 本科毕业了,朋友们有的选择去打拼事业,有的和我一样继续求学。大家似乎都在彼此羡慕,憧憬另一种生活,大家都是在给自己提出各种“如果”,幻想自己还没有经历的生活,其实,任何一条路都不容易。
       e) 下半年,正式成为研究生,没有了曾经在一起的同学,上课和实验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了师兄的指导,实验进度有些缓慢。实验方案需要自己制定,实验方法需要不断学习,自己着手实验的同时愈发地感到理论基础的薄弱,在此感谢陈雪皎师姐对我一定的指导。在做了工作报告后,令人失望的结果使自己一段时间处于情绪低谷,突然间感到研究方向的迷茫和孤军奋战的压力,陈晨师兄的鼓励和庄老师的耐心教导让我找回一些自信,有了一定的目标,在此表示感谢。
       f) 庄老师一直说,做科学研究很苦。我想,对于现在的我,科研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生活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我喜欢一句话,life is tough, love is enough. 虽然生活中有着一些挫折,但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时刻怀着对家人朋友的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g) 最后,贴近本次会议的主题,我认为这一年里自己在科研方面的收获是学着对文献的分类与总结,原理和细节的深刻理解还需要加强。
       h) 祝大家新年快乐,同时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收获,本命年顺利。
       庄老师:刘子龙很有活力。本科时的实验都是教学实验,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总会有点不适应。要弄清楚自己到底面对什么挑战,带着问题去搞研究。要靠自己,独立工作能力要提高。去好的组,学到的更重要的是实验室的文化和精神,做科学的方法是比具体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东西。
       陆老师:对学生到底是有具体指导,还是没有具体指导好,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思考如何做好一个研究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要把自己作为真正的研究人员,而不是测量员。
       3. 韩娟娟:
       a) 2011年最大的收获是能够来到武汉大学庄老师的课题组继续进行学习。
       b) 刚进实验室,对实验室的一切都不熟悉,听了实验室的组会后,更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倍感自己与大家的差距,压力如影随形。还好,这种感觉我及时地反馈给了师姐,和师姐倾心交谈后,我的内心平复了很多,静下心来,好好上课,好好看文献。参加组会,也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慢慢的能知道大家在做些什么了,对于自己的方向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这也只限于很浅显的认识,要想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并有所作为,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未来的一年,我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知识储备,并逐步向一名研究生的身份过渡,努力学习,向大家看齐!
       庄老师:韩娟娟加入才刚半年,我们实验室的文化一定要养成好,每个老同学都有责任把文化传承好。我挑选你,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4. 张惠敏:
       a)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实验室的年终总结大会,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样样俱全。首先,我要感谢下庄老师,感谢庄老师给我机会到实验室学习,感谢陈雪皎师姐的指导,感谢各位师兄师姐平时对我在实验上,生活上的帮助。
       b) 回顾这一年的学习,我想最让我明白和学会的是更加淡然地面对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在教训后成长。在我们实验室做有机,算是比较非主流的方向,经常是我一个人在有机室里捣腾,由于个人知识和实验经验不足,所以失败乃是我家常事。开始的时候会很失落,很痛苦,为什么我就是一直失败?为什么我就是没办法把目标产物合成出来?后来慢慢地学习,发现很多时候失败其实更能让我更好地去做好下次实验,因为经验教训总是更加让人记忆深刻,不会让我期待下次的好运气,而是激励我真正去学习去研究,去找出问题在哪里。就这样一步步地,我慢慢在实验上更加有心得,更加坦然的面对成败。实验就像是我的孩子,不管是好是坏,我都会同样去爱她。
       c) 2011年我给自己取了个新外号“厚脸皮专业户”。我想是我实验非主流的原因,有时候实验要用到的东西,实验室里面都没有,而如果要定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或者两个星期的时间,那样实验就全部被耽误到了。所以我就厚着脸皮去别的实验室借,以前只敢找认识的同学借,后来就厚着脸皮到别的实验室借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元旦期间我要蒸溶剂,可是没有液氮,我当时就到三楼一个一个实验室去问,不管认识不认识,终于借到后很快完成了实验。我想这是我这一年最大的进步之一吧,以前的我绝对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而现在可以很轻松的去完成,我想这也是实验室之间互动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吧,不仅能够节省做实验的时间,还能节约资源。我想何乐而不为。
       d) 在开心自己找到培养的好品质的同时, 我想也很有需要来自我批评一下。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是没有很好的分析实验结果,对所在领域的了解还是不够。大冬天的有机室的温度比休息室低了十度,可是这十度却没有让我更加努力的学习。想当年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为了更加刻苦学习,而我在这样冷的环境里竟然没有更加努力地学习让实验进展更快些,这是我这一年很不能原谅自己的一点。新一年的目标就是努力让自己不后悔不惭愧。
       e) 虽然我不是个电脑高手但是我却很喜欢重装电脑,这导致了我在实验方面很大的弊端。很多时候看着那一锅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反应,我就想格式化重来,不想去分析不想去处理。所以结果当然是更加不理想了。这也是我新年要学习的一件事,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失败乃成功之母。
       f) 谢谢。大家新年快乐。
       庄老师:职业棋手都有复盘的习惯,不断地复盘能够认清楚自己成功失败的原因。科学研究也是这样,不能期待下次能有好运。

       5. 董靓靓:
       a) 随着1月6日晚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我顿时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开始翻开另一篇章。回顾这一年,确实是发生了好多事情,从“捶胸顿足”地背着GRE单词,到马不停蹄地围着课业和实验打转,之间的冷暖自知。有些事情还来不及做就错过了,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开始行动起来,自有其紧迫。
       b) 这一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逐渐发现自己,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很羡慕那些进入实验室没过多久就认定自己方向的人,那种热情和执着难以复制。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逐渐趋近自己擅长并感兴趣的事,我也在这条路上小心谨慎地摸索着,反正,人生还挺长。
       c) 每次听别人讨论的时候,总会发现知识极度的匮乏。从下学期的开始,我觉得要培养起每天看文献的好习惯,把工作中碰到问题及时解决,知识需要积少成多,自然是不敢怠慢。另一方面,也该补充些在其他方面自己感兴趣的常识,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充实自己。说到此,我似乎感觉又回到那个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的年纪,被求知欲推动着向前奔跑的状态。
       d) 在实验室的短短4个月里,我同样从身边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庄sir,在他身上我看到做学术应该有把握全局的考量,不仅是对某一个细节要多动脑筋,拓展到全局亦是如此。另一位应该感谢的就是我师兄,一开始进实验的时候,年轻气盛,总想挑战个高难度的课题,发现理想和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备受打击,后来师兄跟我说,解决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是对科研做出的大贡献,听着我心里暖暖的,反而更踏实地做起手边的工作。
       e) 2011年发生了好多事情,我期待着未来的一年能有更多的进步和改变,生活在继续
       庄老师:很要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6. 任欢:
       a) 今年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成为人们口中的第三类人----女博士。说实话,内心有一定的畏惧感,不知道接下来的五年是怎样的,但我期待并相信五年的历练一定会让我从学识上、为人处世方面收获很多很多,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b) 在实验室做毕业论文的这半年,我了解到真正的科学研究是怎样一种状态,也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总的来说,这是痛并快乐着的半年。快乐的是融入了实验室这个大家庭,从一开始的羞涩到现在可以愉快地和师兄师姐们交流,这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大的突破;同时庄老师对待科学的狂热激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也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同时要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痛苦的是实验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法突破,这主要是由于我对于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了解太少,虽然这半年恶补了很多关于半导体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但仍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一年,我希望能系统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调整好做实验的心态,能够更有条理性地进行实验,更加从容地面对失败。
       c) 说到进步,我认为自己成长了不少,张惠敏曾经说我是“爷们的身材,小女人的心”,但这半年实验的过程中,我学着自己划玻璃、推钢瓶,学着自己安排实验计划并开展工作,虽然期间困难重重,但欣喜的是自己正逐步向一个独立的科研新女性迈进。

 
 
2012.01.15
 
   
Address: Room 306, North Building, Chemistry Depart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Tel: +86-27-68753833  Fax: +86-27-68753833   E-mail: lzhuang@whu.edu.cn
Copyright © 2011 Fuel Cell and Electrocatalysis Labora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s Maintained by Kangjie Lv. Last update: 2018-06-25.